手机版 帮助中心 |
赢波网欢迎您!

鲁能足校青训总监:若想熟练掌握足球技能,8到14岁要训练1万小时

2022-10-20 09:10  来源:直播吧   作者:

在接受《足球报》专访时,鲁能足校青训技术总监葡萄牙人西蒙介绍了鲁能足校《视野2025规划》的实施和进展情况,以及鲁能足校的其它相关情况。

——可以介绍一下《视野2025规划》吗?

《视野2025规划》主要的目标是从每一个个体的球员出发,培养一流的精英个体球员。

首先,我们要识别每一个队员的才能和特点,然后尽一切可能帮助球员发展他的特点,我们尽可能帮助每一个队员提升战术效能水平。

需要强调的是每一个队员。尽管我们的目标是出产一个一个的精英球员,但足球运动是团体的运动,我们要把这种培养放在团体的背景下进行。

为了达到这一步,打造一支好的队伍,就要有统一的比赛理念,让队员可以发挥他们的特点,为此,我们把各个年龄段的球员进行划分,也就是我们学校提出的分周期的概念(即战术周期化),有三个分周期,每个分周期设定不同的培养内容和目标,包括个体的发展目标和队伍的发展目标。

这是从大概念上的《视野2025归化》的目标和工作形式。

——在今年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上,鲁能足校各队伍表现都不错,这是否是《视野2025规划》效果的一种体现?

青训工作,是从小到大培养队员的比赛能力,培养他们成为职业球员,很多人可能忘记了这种初心。至于一线队,当然完全是从比赛出发的,这是毫无争议的。世界范围内,巴萨、阿贾克斯等等,他们都有统一的理念,进攻型的,控制型的等等。但在中国,可能有的教练员目标就是追求胜利,有的队伍进球之后就开始拖延时间,这种比赛风格和过程,是会影响到队员的比赛时间和锻炼效果的,因为他们在进攻中的实践是不足的。一场比赛中,积极进攻的队伍和消极进攻的队伍,数据差别是非常大的,这仅仅是一场比赛,那一年呢?十年呢?

我们都知道1万小时定律——你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项技能,需要高数量、高质量的时间训练,大约就是1万小时。如果每天只练2个小时,大概需要16年的时间,但如果每天在2个小时的训练课之外还有4个小时的加练,每天就是6个小时,这样大概5年就可以达到1万小时。也就是说,一个孩子8岁接受专业训练,大概不到14岁就可以达到1万小时。

​《视野2025规划》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其实就是加练,这并不是说加训练课,而是在训练课之外自由发挥的加练,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踢,没有人批评他们,他们想怎么踢就怎么踢,这一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。

——现在,韩鹏、周海滨、汪强他们回到了足校,怎么看待这些知名的球员成为青训教练员?

球员和教练员,这两个职业是完全不同的,瓜迪奥拉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员,他后来成为了教练员,但穆里尼奥从来没有踢过职业足球,但他也是优秀的职业教练。当然,足球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,一个没怎么接触足球的人到了二三十岁想当教练也很难成为好教练,穆里尼奥虽然不是优秀的球员,但他一直都在足球的氛围中,他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教练。

必须要说的是,一般一流的教练员是没有休息日的,他一天24小时都是在工作状态的,所以热情并不是说出来的,而是做出来的,热情和实践相结合更重要,教练员和球员一样,都需要不断地练习,一个老教练一天有效工作一个小时,干了20年,和一名新教练员一天工作18个小时,干了一年,他们两个的经验是差不多的。

​现在来看,我们学校的这三名前职业球员转型的教练,他们做得还是非常出色的。

——鲁能足校下一步有怎样的思路?比如球队建设方面。

我们的队伍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模式,以此贯彻比赛理念,这有很多的要求,但又不是那种非常详细和具体的要求,希望看到的是每支队伍拉出来,大家会说,这是泰山的队伍。就好比名画蒙娜丽莎,每个人去画都会有一定的不同,但大家一看都知道,这是蒙娜丽莎。比如我们的队伍里有两个优秀的前锋,那我们就可以打双前锋,而不是非要去为了统一去打单前锋,但整体战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,我们不会限制阵型体系安排,根据球员的特点进行调整,完全的统一打法和固定打法是不可取的。

如果我们有一支队伍出现直接的、防守反击的打法,我一定会坐下来和教练讨论,要不要调整一下,虽然这种比赛的风格可能会赢得很多的胜利,但对于我们的队伍和个人的成长未必是好的。

——在一个陌生的国家,远离家人,你是如何应对的?

足球这个行业就是不断去适应陌生的环境,我2016年来到中国,其实是我第一次离开欧洲,加入足校之后,我主要在中国工作,也去过巴西的基地,也带队回过欧洲拉练,我现在工作和生活适应得很好。

适应的另一个核心是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,培养巴西的精英球员和培养中国的精英球员有不一样的背景,巴西的很多小朋友从小不上学,家里也没有智能手机,所以有更多的时间踢球,中国普遍更富裕,智能手机等玩的东西更多,吃得更丰富,家长也更保护孩子,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,所以我们培养巴西的球员和培养中国的球员,具体的做法是不一样的。而且,即便是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孩子也需要个性化的培养。

我认为,最重要的一点是,我们不要把困难看成问题,而是看作一种挑战,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聪明才智去寻求改变和发展的挑战。

图片来源:鲁能青训

(南陵哭哭生)